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 (第4/8页)
《周易》一书的真实含义,而留有余地的说法,不能不说这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 那么《易传》是如何解释,解说《周易》的,是否如《易学基础教程》里说的:“为什么《易经》一书能算命,也需要加以解释。这样自然形成了解释《易经》的各种著作,先秦时期形成的《易传》即十翼,即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写作的”,以及“因《易传》使筮卜的《周易》一点一滴地改变成为一部哲学书”的这种说法吗? 通过以上说法已知《易传》是释解《周易》的,而在学术上,《易传》的产生是历来就有争议的,有不同的说法。而笔者认为现通行本《易传》内容产生的时间,上到春秋后期下至西汉前期,认同《辞源》里的解释《十翼》的说法。这么长时间里所产生的对《周易》研究解释或以《周易》之名义产生的学术文章。是有不同的时期里产生的不同篇目内容的《周易》学术文章,到西汉前期才定型为《易传》或叫“十翼”的名称,并被上升到经的地位与《周易》合二为一称《易经》。而不是说《易传》是一个整体,是从春秋后期开始写至到西汉前期才完成,那就理解错了。 《易传》里的内容主要是秦汉之前的不同时期里,不同人写出的《周易》学术文章,在流传到西汉前期被整理编篡汇集为七篇内容,称《易传》。本来是七篇内容,又把这些文章附在《周易》一书里分上下经的内容,故又变成了“十翼”之说。无论称《易传》或“十翼”,都是西汉时期才出现的称法。自然《易传》里收集的易学文章,是上至春秋后期产生的“大象”,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