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 (第5/8页)

至西汉前期编撰定型的“系释传”。这称为《易传》内容的《周易》学术文章,是无疑横跨几百年的历史。这是《易传》内容产生的时间。要说《易传》里那七篇文章产生的具体年代及作者是谁更是无从考证,实则也没有必要。传统上说的是孔子作“十翼”,这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以圣人之名,而使《易传》成为“经”的地位之政治目的而已。至于说《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那么是如何的解释?我们还是从《易传》内容来看一看到底是如何解释的。???

    我们现在看到传承下来的今本《周易》读本,是在所谓卦爻辞后面附有属《易传》里的《彖》与《象》文。而唯《乾》《坤》两卦后附有属《易传》的《文言》。而《易传》里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内容,而是在今本《周易》一书的后面单列着。

    今本《周易》里被称谓的卦辞后面附有“《彖》曰”,学者们认为这是解释卦辞的,是断定一卦的基本观念。“《彖》曰”后面又跟着“《象》曰”,被称为《大象》文,这是区别于所谓爻辞后面的“《象》曰”。所谓爻辞后面的《象》曰,称《小象》。一般认为《大象》文是依据一卦的基本观念,阐发其政治与人生观的。《小象》文是解释爻辞所发挥出的基本观念。《系辞传》是总论全部《周易》(即今本《周易》)的基本观点,阐发这些基本观点应如何普遍地应用与自然和社会。《文言》是附在《乾》《坤》两卦后面,这是专论《乾》《坤》两卦的基本观念了。《说卦》、《序卦》、《杂卦》都是随《系辞传》附在《周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