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明朝那些事儿(继续) (第6/8页)
迫害致死。 其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后来,到了成化元年(西元1465年),“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才为解缙平反昭雪,并恢复官职,而且还追赠“朝议大夫”,赐谥号“文毅”。 几百年来,解缙“才名煊赫,倾动海内。俗儒小夫,谰言长语,委巷流传,皆藉口解学士”。这也正是当时的人们崇敬和怀念解缙的最好方式,因为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敢当面指出朝政利弊,据理力争。 “洪熙帝”朱高炽乃朱棣长子,体态臃肿,走路微瘸,行步时要人搀扶,形象欠佳,不受父亲朱棣待见。让朱棣一直想废长立幼,却因解缙苦口婆心劝说才未另立太子。但这位皇帝绝对是位宅心仁厚之君。 朱棣在位时,为巩固“靖难”政权,杀人无数,对侄子“建文帝”以及一帮旧臣残酷杀戮,有的甚至被灭了“十族”(方孝儒语)。朱高炽继位后改年号为“洪熙”,是为“明仁宗”,下旨拨乱反正,凡在“建文一朝”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平民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自行耕种,以便安居乐业。 “明仁宗”朱高炽还问这些大臣有无后人,后人有官位者恢复官位,无官位者发给抚恤!同时,朱高帜当着满朝文武大臣感叹道:“建文帝时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儒这一类人,也都是忠臣啊!” 由此,“忠臣”一词应当是不分君主也不分正反方向的。朱棣当政时,那些严格执行朱棣政策、法令、忠心不二的大臣们,对朱棣来说就是“忠臣”。 同样的道理,“明惠帝”朱允炆执政时期,那些严格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