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93章:明朝那些事儿(继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明朝那些事儿(继续) (第7/8页)

行朱允炆政策、法令、忠心不二的大臣们,对朱允炆來說也都是“忠臣”,只是所效忠的君主不同,所执行命令的对象不一样罢了,无关乎谁对谁错!

    “明仁宗”朱高炽应了常人说的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由于身体有毛病,因此,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便于洪熙元年(西元1425年)5曰29日就驾崩了。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年号“宣德”,也是一位仁厚之君,但在位时间太短,年仅38岁就因积劳成疾驾崩,否则或改写历史。他对叔叔朱高煦篡权造反,多次忍让,只是把他囚于牢狱,以示惩戒。

    至于“汉王”朱高煦最后还是被杀,那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一直想学他老子朱棣试图篡位,于是被囚于牢中反省,却还在侄子去看望他时,趁机绊脚妄图摔倒侄子。要知道历代封建王朝,皇帝对于敢于造反之人,不管何人,那怕是太子、王爷,决无忍让,一律杀无赦!故此,朱瞻基真算得上是一位仁慈的皇帝。

    郑和下西洋总共有七次,前五次是在朱棣当政时实现的,但也只是去了东南亚一带国家,这已经够壮举了。而后两次则是在朱瞻基当政时期完成的,因为这两次下西洋走得更远,不仅到了印度,还到了东非海岸诸国,甚至还到了伊斯兰圣地——麦加。而作为“回教徒”的郑和(马三宝),还亲自去“天方”朝圣了!

    朱瞻基上台之初,经常去民间私访。有一次他经过田间地头,看见直不起腰的老农在地里干活,便过去问他们为何如此辛勤劳作?老农回答:“我们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谷。如果任何一个时侯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了,连田租也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