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敲定价值30万贯的对明贸易 (第5/7页)
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确实中国有许多名刀做工精美削铁如泥,但是这些名刀太过珍惜。 而日本刀匠或许打造不出明匠的上限,却能够量产超越明朝同时期品质的普通刀具。 早在宋朝时候,日本的名刀就是达官显贵趋之若鹜之物,而明朝建立以来,长船名刀本就是日本每次进贡时候必带之物品。 从明建文帝三年(1401)派使者奉表通好,并“献方物”,其中就包括“剑十腰,刀一柄”开始。 永乐元年(1403)日本第二次“献方物”时,刀的数量就增加到了一百把。以后所献方物中刀几乎成了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刀的品种也增加了。 以有记录可查的宣德九年(1434)为例,一次就“献”了撒金鞘太刀二把、黑漆鞘太刀壹百把、长刀一百柄,总计二百零二把。 保存下来的景泰十年和成化十九年的两份记录上,所献刀的数量与宣德九年相同,说明从此刻开始,每次进贡献上名刀二百零二把成了定额。 这些优质的日本兵器,被明朝皇帝作为赏赐,封赏给各个武将勋贵,另有数千把交由掌管宿卫宫禁的禁卫军佩戴,由此可见这些刀不仅锋利无比,而且威严美观,可以代表皇家颜面。 李国助、李忠国等人把玩着秀家送上来的名刀爱不释手,这样一柄装饰精美的长船刀,在明朝可以卖到白银200两以上的价格,兑换成铜钱大概3300贯。 但在这里只需要铜钱800贯就可以拿到,一来一回就是4倍暴利,秀家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用永乐通宝进行交易。 随后两人有拿起一件虾夷貂皮斗篷,抚摸着其上面的纹路爱不释手,当今明国皮草贸易完全被以晋商为代表的北方商人垄断,其从关东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