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敲定价值30万贯的对明贸易 (第4/7页)
海军,宇喜多家就宛如瓮中之鳖,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虽然这个协议很憋屈,但是秀家觉得可以举一反三,向他们推荐了备前火绳,相较于火药,备前火绳的生产力限制并不大,每年都有8万贯左右的火绳被出口出去。 关键是备前火绳不仅比南蛮绳便宜,而且比南蛮绳更耐烧,一经退出就供不应求,在日本市场上已经对曾经被南蛮人垄断的火绳市场进行了冲击。 明国商人本身是不做火绳贸易的,这东西占地大,而且明国自己火绳都依赖南蛮进口,但是不妨碍他们就近取货进行贸易啊! 李家明显是做了功课前来的,李国助如今听说宇喜多家愿意将火绳的代理权交给他们,当即拍板决定,依照火药惯例,加价2成,交由李家全权代理。 随着秀家主动开拓商路,侧殿的氛围变得舒缓起来,聊到贸易秀家和李国助就像找到了共同话题一样。 此前宇喜多家从虾夷获得的物资,都要自己转运平户进行贸易,一年来回也就那么几趟,如果以后与李家直接签订了贸易协议,双方在高松、冈山进行贸易,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虾夷往返的时间,增加往返的次数,关键可以带动备前、赞岐的发展。 冈山与高松,本就在濑户内海中间位置,一南一北控制着濑户内海水道,是平户与堺联络的重要支点,如果李家与宇喜多家的贸易可以放在冈山交易,完全可以使得两町发展成为仅次于堺、平户的大港。 秀家想到这里就不住的兴奋,于是命人将虾夷特产的皮货、黄糖等物资,以及备前长船用新法打造的三本枚武士刀拿出来给李国助看。 日本的武士刀在明国一直很有销量,这应该是可以算是日本师以汉技以超汉的一个典型。 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