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 (第5/6页)
子之道的普遍可适性。意思是,君子之道。广大而又精微。 第二道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语出《大学》,论的是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这道题本身没什么问题,比第一道还要简单些。 第三道是“优则学,学而优”。 语出《论语》,原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是一道截搭题,原本的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可以去做学问,若做学问有余力和空暇。就能做官。但如此前后句式一截,意思就变得非常古怪,有空暇则学习,学习了就会有空暇,这题目陡然变难。 苏通脸上带着讳莫如深的笑容:“沈老弟,你别问我为何要送这三道题过来。你只管先做做看,若能做得出来最好,做不出也没什么,切不可与第三者知晓。待明日,我再来与沈老弟你讨教一二。” 虽然苏通没把话说明白,但沈溪大概能估摸出一些“门道”,这分明是在说,这三道考题很可能是本届乡试的考题,也就是说很可能题目已经泄露了。 沈溪不敢大意,他进到房中后,立即把写有题目的纸张给烧了。 若这真是考题的话,被人查究出来,罪责可不小。 一晚上沈溪都在思索这三道题,以他的学问,要论这三道题,算不上困难,但要把文章写得十全十美也有些难度,首先是无法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这跟县、府、院试和岁考不同,童生试和岁考沈溪至少知道出题人是谁,他们的背景如何,而他们出题大致要考核的方向在哪里。 等第二天苏通再次造访时,沈溪一个字也没写。 苏通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种情况,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