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_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 (第4/6页)

    ……

    ……

    马九忙着为车马帮和商会抢地盘时,沈溪已经进入考前的紧张准备中。

    随着八月到来,考期一天天临近,城中一些关于乡试的传言跟着出来了,有说内定举人和解元的,还有说考题已经泄露的。

    但其实考生最关心的,还是内帘官中的两名主考官和四名同考官是何人。

    景泰三年规定,每到乡试之年,各省布政司、按察司正官与巡按御史共同推保三十至五十岁之间的现任儒学教官充当考官,形成定例,那些擅长衡文之士往往受到聘请。

    至于负责出题的主考官是何人,这就很少有人知晓了,这也基本上杜绝了考生去揣摩出题人之喜好。

    至于外帘官,则相对固定,但外帘官并不会参与阅卷,但因为充当考官的儒学署官员职位低微,在评卷取士过程中受到外帘官的压抑和欺凌。往往影响到乡试取士的公正性。

    到弘治四年,朝廷明令,外帘官不得干预内帘之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巡按御史要厚待考官。不得欺凌斥责,录取考生之事皆由内帘官所取所定,外帘官不得设立五经官干预阅卷。

    但因本身内帘官就是出自保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都会找他们信任之人出任考官,想在乡试中营私舞弊并不难。

    八月初六。距离乡试最重要的第一场考试开考还有三天时间,这天苏通前来,给了沈溪三道考题。

    第一道是“君子之道,费而隐”。

    出自《中庸》,算是《中庸》第十二章承上启下的一句关键之语,承开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论述关于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