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_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 (第3/6页)

皇帝的批红,但皇帝同样也无法干涉内阁的票拟了。

    至此,皇帝与内阁彻底脱离了干系,而这也是明朝皇权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前文已是讲过,到了这个时期,明朝皇帝已是十分依赖内阁的票拟,若是离开了内阁的票拟,皇帝迟早都要累死,面对内阁的票拟建议,明朝皇帝绝大多数时候只是批复一句“同意”罢了,所以内阁已是相当于明朝的决策核心,而明英宗的这道旨意,就相当于自己将皇权排斥出了决策核心之外,内阁也就成为了权臣们的自留地,皇帝再也无法插手。

    如此一来,内阁的权柄自然越来越重,内阁的阁老们已是相当于实质上的宰相,而皇帝的批红决策之权,反倒是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手续,皇权从此再也无法压制臣权。

    甚至于,到了明宪宗时期,内阁票拟已是成为了朝廷推行政令之际必不可缺的一个要素,重要性已是远远超过了皇帝的批红,若是官员们得到了一份圣旨,里面只有皇帝的批红而没有内阁的票拟,则只能算是皇帝的私人信件,又称之为“中旨”,若是“中旨”与朝廷现行诏令相违背,官员们完全可以拒不接受,事后自然有内阁为他撑腰,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若是抛开兵权的因素,臣权反倒是压倒了皇权。

    时至今日,内阁已然成为了公认的朝廷决策核心,明朝皇帝们虽然是屡屡想要再次插手内阁、又或是打压内阁权势,但他们的行动大都以失败告终。

    哪怕是这个世界的崇祯皇帝乃是一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