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_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 (第2/6页)

后世皇帝?

    于是,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很快就承受不住了,于是他设立了文渊阁,建立了内阁制度,要求内阁辅臣们帮着皇帝研究奏章,并且批上自己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票拟”,这样皇帝的工作就轻松多了,不必再仔细的研究与调查,只需大致看一眼内阁辅臣们的意见,然后再决定同意与否,这就是所谓的“批红”。

    在这个时期,内阁依然是权柄不彰,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罢了,内阁的诸般事务也需要与皇帝共同商议,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但随着明朝皇帝们愈来愈依赖于内阁的票拟之后,内阁自然是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机构,权柄也就越来越重了,到明世宗时期,内阁的地位已是极为尊崇,可以压制六部。

    而内阁能够成为真正的朝廷核心,还因为明英宗的一道旨意,大意就是“从今往后,皇帝不会再到文渊阁与内阁辅臣们共同议事,诸般政务由内阁自主研究之后票拟给皇帝即可,至于皇帝如何批红,内阁也不可过问。”

    明英宗乃是一位很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先是由皇帝变成囚徒,再由囚徒变成了太上皇,最终又从太上皇变成了皇帝。这样一位皇帝,自然是深谙权术之辈,其帝王心术的造诣之深,恐怕还在如今的德庆皇帝之上。

    然而,明英宗也和德庆皇帝一样,过于沉溺于权术,却是办了一件蠢事,他本意是想要与内阁拉开距离,独揽决策之权,再一次的扩张皇权,压制渐渐坐大的内阁,但他下了这道旨意之后,内阁固然是无法干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