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762【国不可一日无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2【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3/6页)

因为《老子想尔注》属于道教经典(不是道家)。既然建立了教派,就得有组织构架,还得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借用儒家的忠君思想,可以引导教徒忠于道教领袖,又能够获得朝廷君臣的认可,还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信教。

    安妮王太后对马萨林说:“让商人从中国买到这本书,再把它翻译为法文,交给法兰西学术院研究。特别是‘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君王’这段,必须大力宣扬,让那些叛乱者都看看!”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段可太行了,注释时完全扭曲老子的思想!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此段,老子的关键在“为”字,可以理解为霸占、玩弄、控制等等。

    意思是国家权柄是很神妙的玩意儿,治理天下必须小心翼翼,必须因势利导、自然而为。用粗暴强硬手段治理天下,注定了会失败,甚至有可能失去对国家的掌控。

    《老子想尔注》的注解却是:天下乃神器,皇帝受天命而得之。想要造反夺取神器的,都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之徒。造反弑君,违背天道。没有获得天命认可,就算做了皇帝也会完蛋。皇帝行仁政,天命会眷顾。皇帝行恶政,会给自己招来祸事。

    是不是儒家那一套?

    法兰西学术院在研究《老子想尔注》的时候,肯定会搞换皮cao作,把“上天”理解为“耶稣”。用中国道教经典,阐述欧洲君权神授,如此来巩固国王的统治。

    很有意思,法国乱党在中国书籍里找造反理论,法国王室也在中国书籍里找正统性。

    其实就一个想法:你们看看,就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