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762【国不可一日无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2【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2/6页)

篡权,需要三请三辞再禅位。而克伦威尔篡权,需要修改英国宪法,由议会来移交国家大权,如此他才能确立自己的法统。

    议会当然不甘心,但又熬不过,只能选择妥协。

    克伦威尔同样也得妥协,不能把议员往死里逼,否则闹起来不好看。因此,重新制定的英国宪法,保留了贵族和大商人的许多利益,又限制了克伦威尔的一些权力。

    期间,克伦威尔还拉拢、分化、恐吓,通过“善待保王党”等手段,做出一副要拥立新王的样子,吓得议员们赶紧表示万事好商量。

    兔死狐悲!

    克伦威尔即将独裁的消息,彻底把法国王室给激怒了。昨天收到消息,今天就把中国使者请来,开门见山的表明态度,希望中国不要承认克伦威尔的统治。

    张瑞凤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即顺着话头谴责:“中国有一本古书,叫《老子想尔注》。书中有句话,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个国家,没有君王怎么能行呢?中国又有古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那克伦威尔自称护国主,既不是君主,也不是臣子。君不君,臣不臣,这算什么?简直莫名其妙!”

    路易十四拍手赞道:“中国贤者的智慧,果然是非凡的。就是这个道理,护国主既不是君王,也不是贵族和大臣,根本就没有法统可言。”

    《老子想尔注》一书,是对《道德经》的注释,据传作者为张道陵。

    说实话,这本书写得一般般。在个别地方,竟把《道德经》注释出儒家味道。

    这种注释方法,有可能是故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