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596【社会状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6【社会状况】 (第5/6页)

粗纱,若想要细纱,还得再让工人用纺车精加工一遍。”

    棉条纺成棉纱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强度而不断裂。

    蒸汽机与工人配合,暂时无法精细纺纱,只能纺出半成品——粗纱。

    然后再用传统的纺车,对粗纱进行精加工,让棉纱变得更细,使棉纤维伸直平行。

    徐致远把众人带去仓库,只见那里有许多妇人在排队。

    徐致远解释说:“都是附近村镇的农妇,她们自家的棉花纺完了,便到工厂里来拿粗纱,回家纺成细纱再送到工厂。倒是蒸汽织机很好用,纺布速度是真快,纺纱速度完全跟不上。自从我这蒸汽工厂落成,方圆三个镇,都没农户纺布了,全都帮我的工厂纺纱。即便如此,棉纱还是不够用。”

    赵瀚担忧的传统手工业被摧毁,这种情况暂时没有发生,反而朝着相反的情况在发展。

    蒸汽织布机的出现,导致棉纱供不应求。

    如今的农户,都不自己织布了,全都从事轧花和纺纱。他们的收入因此提升,纺再多纱都能卖出去,唯一的烦恼是棉花不够用。而蒸汽工厂主的烦恼,则是棉纱不够用。

    “那些烧锅炉的,不是国人吧?”梅竹友指着肤色偏黑的工人问。

    徐致远回答道:“南洋奴……雇工。”

    梅竹友又问:“纺织工人里,有没有用南洋雇工?”

    徐致远笑道:“南洋雇工都笨得很,哪敢让他们碰纺车和织机?便是烧锅炉,也得反复教导,一个个蠢得跟猪一样。”

    梅竹友走过去,问一个南洋奴隶:“你从哪儿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