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6节 (第3/6页)

已经耗费了1500万的经费,即便是没有完成的项目,数据也是有参考意义的。

    到时候,项目数据问题一定会被发现,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陈建林深吸几口气冷静的思考着,他发现实验室自从爆出数据问题,再到学校解聘了王浩,一切就都不顺利了。

    王浩去了西海大学以后,凭借自身的能力连续完成大成果,甚至是世界级的成果,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导致事情被爆出来以后,学校迫于舆论不得不进行调查。

    他牺牲了一个周晓龙,才把事情压了下去。

    结果现在老对手又完成了重大成果,迫使‘超抗压合金材料’的研究项目,数据问题肯定会被发现。

    现在,怎么办?

    陈建林知道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必须变得更加的冷静,他梳理了‘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的问题,随后想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

    数据!

    实验数据并非全部胡乱编写,若是全部都胡乱编写,最开始就被人看出来了。

    他们是两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包括超抗压合金材料,包括武钢的项目,只不过主要做武钢的项目,超抗压合金材料是‘共享’武钢项目的数据。

    换句话说,实验数据很大一部分是武钢项目的数据,正因为如此表面才看不出问题。

    如果‘超抗压合金材料’的项目被发现问题,也可以‘实话实话’是弄错了数据,做研究的过程中把两个项目的数据弄混了。

    这肯定是巨大的科研失误,会成为带队做项目的巨大污点,但并不牵扯到法律责任。

    科研工作者不需要为科研失误担负法律责任。

    区别就在于是否故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