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义与利治国? (第2/4页)
“微臣参见天子万安。” “卿免礼。” “谢天子,天子召见臣不知所谓何事?” “卿以为毕昇如何也?” 秦桧心神如闪电般运转,从不知皇帝为何问这话到估摸着猜想皇帝的意思,很快回答道“回禀陛下,毕昇虽一介草民,地位不如仕子,然则起改良的印刻之术却为我朝文化传承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在商业印刻上大大减低了原料损耗和时间损耗,此乃大功也!” “卿以为沈括如何?” 秦桧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是猜对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是要兴工事,是以才提及毕昇,现在又提及沈括。 “存中先生大才,《梦溪笔谈》乃旷世神作,若是后人勤加研习,可出第二个、第三个毕昇,臣以为工事,乃利民利国也,朝廷当兴之!” “卿此话怎讲?” “陛下,臣以为,当以义教化,以利治世,方可兴国也!” 被秦桧这么突然来的一句话整得有些懵逼,朕是在问你为什么这样评价沈括和毕昇,你突然跟朕说治国的事,你这脑回路和朕差不多了。 “卿细细说来。” “陛下,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陛下之志,乃是国富民富,如今百姓已食不果腹,为求生存,变卖妻儿,何谈义礼乎?” “卿此言与毕昇、沈括有何关联?” “毕昇一介布衣,却为大宋制出能减损材料和节约时间的印制之术,其为大宋贡献之利不亚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