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044章:耐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4章:耐久 (第4/5页)

  这又回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年代,造船容易修船难。

    特别是大型海船,想要维修,必须临港挖出一个大船坞。海船驶入,封闭船坞,将大船支起,空水,花费一些时日晾干。然后,工匠们才能接着开始检查更换腐朽过于严重的木料,重新用灰麻填缝,再刷上防水桐油。

    这一连串cao作下来,与造一艘新船花费的时间也差不了太多。更何况,即使经过维护,到底也是一艘旧船,安全性不如新船那么高。

    因此,如果木材等原料充足,还不如直接造新船。

    大船在岸上开造,完成,下水。

    三步走。

    简简单单,干脆利落。

    毕竟这年代木船不耐用是真,相对运粮来说,造价不高,也是真。

    朱塬之前就得到过一份具体数据。

    元仁宗延祐年间,就是大概50年前,明州这边有商家专门造船为朝廷运粮,千料海船,造价宝钞90锭,折合1500两白银左右,因为当时元朝给的‘运粮脚价’很高,每石约为宝钞8两,千料海船一次运粮1000石,只跑一趟,一切顺利,就能赚回160锭。

    不仅一趟就回了本,去除人力等其他开支,还有赚。

    这其实也从另一层面说明了这年代的船只造价不高,只相当于那一船粮食运到北方后‘身价’的一半不到。

    因此,这年代的船只,就是消耗品。

    其中造船需求最大的木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