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节 (第1/6页)

    朱元璋本想说调三十万贯钞,但不知为什么,他想到了之前朱高煦对他所说的那一番话,因此改成了钱。

    对此,朱允炆眼神闪烁,但很快隐藏。

    “再下旨,让户部的人点好今年旷课的岁入呈给我,另外于八月初昭告天下,今年的秋税,苏松二府,可以钞抵赋税。”

    “孙儿领旨……”朱允炆心头一跳,但还是先应下,而后见朱元璋没有别的需要吩咐的,这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爷爷,苏松二府去岁上缴军屯赋税,钱粮绢布等物,经折色后,大致是三百余万贯。”

    “若是以钞抵赋税,那今岁这二府能够交上来的赋税恐怕……”

    朱允炆话说三分,但这样的话他在之前与朱高煦争辩钱钞问题时也曾说过,朱元璋自然知道他想说什么。

    说到底,两江闽浙这广泛的江南地区占据明初大半的赋税,尤其是朱元璋提出的苏松二府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只是两个府,但是它们却占据了大明十分之一的赋税。

    这两个赋税重地,单独对任何一府提出蠲免、赈灾或其它的经济类政策,对于大明朝来说,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提议。

    如今,朱元璋仅是听朱高煦说了一下对钱钞的看法,便提出要让苏松二府的百姓以钞抵赋税。

    这道旨意一旦下达,朱允炆都不敢想,今年的赋税情况会如何。

    当然,朝廷的赋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朱允炆个人的想法。

    他还从未见自家爷爷对任何一人的提议如此重视,哪怕是自家父亲。

    “那小子所绘的矿山地图,已经找到了三处。”

    朱元璋的一番话,解开了朱允炆的疑惑,但同时也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仔细算了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