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4 (第1/4页)
去。 而这万斤大鱼则引得整个县城的人,都兴奋了起来。 谢沛两口子都不是小气的人,他们看这两百雇农都辛苦了一年,于是就每人发了两斤鲜鱼。 五百乡勇和衙门公人也按一人两斤的量发了些鲜鱼下去。 剩下还有八千多斤鱼,卫川县城里卖了一千多斤,附近县镇里又消掉一千来斤。还剩下六千斤鱼,则被李彦锦请那两百位雇农又忙了三天,全都制成了咸鱼、腊鱼。 最后,被收起来的咸鱼约有两千四百来斤。这些干硬的咸鱼只要不受潮,足可保存半年多时间,在谢沛两口子看来,也算是一种比较不错的存粮了。 待所有公田都收获完毕后,李彦锦估算了一遍,发现养了鱼的稻田比普通稻田增加了一成左右的粮食。 这一年,夏收加上秋收,公田里收上来的稻米一共约四十万斤。刨去要给那几十个无偿种田的犯人支些口粮外,其他的都被李财主和他的财主婆给存了起来。 秋收过后,县内其他田地的出产也都陆续运到了城里出售,这让卫川县的米价也稍微下降了一些。 领了足额俸禄和工钱的衙门公人与雇农们,趁便宜,多买了不少新米。 而李彦锦和谢沛不但没有把他们的米粮卖掉,还跟着也收了些价格合适的新米。 直到他们新修建的十个粮仓都全部装满后,两人才停了下来。 年底,在外面跑了半年的李长奎回来了。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两位乔家女眷。 “嗯,这是幺哥的三姑和堂姐,你给安排一下。”李长奎赶紧把人交给谢沛,一溜烟就又跑不见了。 谢沛看了下,发现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