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2/4页)
眉苦脸,一开口就是唉声叹气的二爷爷李长屏,再想想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二奶奶黄蕴思,谢沛捏着信纸的手抖了抖,也笑出了声。 转眼到了六月,经过了四个月的忙碌,城郊的稻田已是金黄一片。也不知是有微风吹过,还是水田中有鱼儿游过,一串串金灿灿的稻谷,时不时还会摇摆两下,仿佛农家土狗微微晃动的大尾巴。 普通稻田收割时,直接放水、平地就可以开收了。而县令大人那四十亩试验田,在放水时,却引来了众人围观。 李彦锦见状,干脆就把大家都叫上,先把试验田收了。 人多好做事,四十亩水田,叫来了两百人,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把地里的稻谷和鱼沟里的草鱼都收了起来。 因为养的时间短,稻田里的草鱼最大的也不过半斤、男子巴掌大小而已。 李彦锦看着这些鱼,心里还有些不满意。他记得,当初看节目时,人家稻田里的那些草鱼,都两三斤重,肥嘟嘟的感觉。 再看自家的鱼,就觉得有些不够看了。 其实李彦锦这个半吊子哪儿知道,在后世,稻田里放的草鱼都是长了一年的鱼苗。这样的鱼苗再放进稻田中,好饲料喂着,长个半年,自然能达到三斤左右。 与李彦锦不同,其他人看着这些鳞片闪亮的草鱼,都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让人更兴奋的是,养了草鱼的稻田在收完稻谷后,一称重……嘿!竟然比往年收成最好的时候还要多个半成左右! 积年老农看着这些黄灿灿的稻谷,眼泪都忍不住了。若是……若是早些知道这法子,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娃儿们也不会夭折那许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