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28节 (第1/7页)

    并且用耧车播种,还能使庄稼栽种时的行距,株距疏密适宜。能按需保障地里农作物的通风和光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另耧车还可设计成多脚,一脚便可播种一行,多脚设计下,效率更能大幅度提升。通常情况下,又以三脚设计最多,因此还又得了个三脚耧的名字。

    说来,耧车发明历史悠久。但奈何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极为艰难。再者铁器耕牛昂贵,只耕地为生的农户很难置办得起。于是,像这么好用的播种神器,却一直未能被普及到农民家中。

    安南过去又极其信重巫医,耕牛更被宰杀无数。一直以来,呈现的便是“广种薄收”的普遍现象。

    县内农户家中平均种植百亩以上田地,但地里收获,在过去却连基本的温饱也达不到。

    须知耕种的土地越多,所需缴纳的田赋也跟着增多。地里产量本就跟不上,接着官吏再剥削一轮,百姓真正到手的粮食便所剩无几。

    “将这两样农具每村分发一套,交由乡长或里正,命其给辖下农户演示。”韩彻吩咐钱县丞。

    钱县丞忙应道:“是,大人。”

    翌日,郭家村。

    一村民正在地里劳作,抬头便瞧见郭六郎驾着牛车驶来:“六郎,今日怎的回来了?”

    郭六郎年轻力壮,之前衙门大清理急需官吏补充。他通过报名考核后,顺利谋得捕快职位。家中因栽种藕粉也挣得了不少银钱,上个月便给他在县城内购置了一处房产。

    给郭六郎在县城购房花的虽是公中银钱,但此事却并未引起家中兄嫂等不满,只羡慕居多。

    一来,郭父郭母行事素来公正,一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