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86节 (第1/8页)

    果然,这大臣一开口,便是再一次恳请老皇帝设立新太子。

    算起来,韩彻穿越过来十年,这官也做了十年,还是第一次站到这朝上来议事。结果就瞧见了一出,朝臣们为太子之位争斗激烈的场景。

    哪怕老皇帝已经表露出明显的不高兴,可依旧还是又站出来好几位大臣,都做这般的恳求。

    这些大臣们为逼迫老皇帝尽快设立出新的太子,那口齿可比刚才对韩彻提出的政令表达反对意见时,要来得厉害多了。

    说到底,就棉花推广一事来说,朝廷其实早就已经商议完毕,问题就只在于推广时的具体cao作。再者这事也早就商议好交由韩彻负责,他所提出来的政令也确实不错,朝臣们也就没必要多争议。

    但太子之位不同,这干系到整个家族将来的利益荣辱,还有朝堂将来的政/治/局面,必然是凶残又激烈的。

    这些朝臣们可谓是从传承礼法,再到朝堂和百姓,逐一列举了设立新太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双方为各自拥护的对象,是全力以赴的在举荐。对另一党派所提议的人选,也是极力提出反对意见。

    昌王一党秉持着“贱妨贵”的观点,认为出生低贱的妨害出生高贵的是会发生祸乱。因为若是“唯才是举”,那么岂非是在鼓励子嗣争夺相残?(1)

    尤其是在一国之君的择选上,一旦出现争夺便会更为凶残。

    时下一直便很是讲究子以母贵,昌王生母身份比颖王生母高贵,所以就应该立昌王。

    颖王一党便从“长子论”去反驳,在二人都不是嫡子的情况下,作为长子的颖王在继承制度上,排列本就是在昌王的前面。

    太子亡故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