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一锅粥 (第9/10页)
论上应该有3000左右的兵力,实际上1000人的营绝对可以称为军中翘楚了,有四五百人就算齐装满员的主力营,两三百人占一个营的编制司空见惯。“游击”的头衔是个分水岭:从这里向上,都可以被成为“将军”,往下就不能叫啦。 这是分割线。 往下的武职,在明朝基本没什么品阶啦,都属于临时任命的职务,从总兵官到游击将军,都可以根据战事需要随时任命自己的下级,朝廷既管不了,也懒得管,反正打完仗该干嘛干嘛去。因此,随时发生个让今天的你我惊掉下巴的事,在大明,可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比如说——某个不可一世的总兵官,出门没看黄历,在某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中被人砍了……手下的万余“雄师”闻讯,“悲愤莫名”,然后……一哄而散了!你得知这个消息不禁目瞪口呆打死也不肯相信?呵呵,相反,朝廷就很淡定:哦,这样不小心啊?好吧,再找个家伙当总兵,让他去再拉人吧…… 对了,顺便提一嘴,大明后来被李自成等农民军推翻,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军的前身~第一批造反的是哪些人,诸位知道么?萨尔浒下来的溃兵!将领死了,大家一哄而散,回到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朝廷不管了!于是抢劫,朝廷镇压,砍了几十个,大家索性从抢劫百姓改为杀官造反了! 都司:这个武职不常见,很多人容易与都司府的概念相混肴。实际上这是个中低武职,介于游击和守备之间。因为是纯临时性差遣官,明朝没有规定品阶,要看本身原来的品秩,比如正五品千户、从五品副千户之类。 守备:率兵镇守某一座城池或一小块区域;再下是把总、哨官、队官、什长、伍长…… 诡异的是:就算原来的卫所系统不好使,你重新做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