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忆堵胤锡 南明形势 (第2/4页)
堵胤锡若是在太平盛世,按照大明官场的一般情况,很可能继续按部就班的升迁,或是升任地方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或者入京荣升六部堂官。 然而,由于他没有在翰林院任职的经历,不大可能入阁拜相。所以封疆大吏或六部堂官,也就是他仕途的终点。 接下来极有可能是熬熬资历,告老还乡去做一个乡绅。最终如大部分士大夫一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 但是,明末风云飘摇,摇摇欲坠的危机存亡之际。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外有满清八旗的步步紧逼。这种乱世,让堵胤锡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堵胤锡成为弘光政权的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后,南明所面对的形势虽然已经异常凶险,但未尝没有抢救一下的机会。 顾横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对当时的局势进行复盘,发现虽然北京失陷,满清入关,但是大明并未完全丧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而另一方面,满清虽然获得了吴三桂的降军并占据了华北,可是统治根基并不牢靠。 李自成军不仅因山海关与潼关之战元气大伤,在李自成战死之后,这些农民起义军更是失去了主心骨,成为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流寇。 如果此时的明朝君臣能够审时度势,收编残破不堪的李自成余部,接济华北的反清义军,则进可以收复华北,退也足保江淮。 然而,在这时,明朝君臣却对局势产生了致命的误判,严重低估了满清的威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