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 背井离乡的苦难 (第1/4页)
刘三酒就告诉他,自己原是屠苏城民,十一年前在屠苏城被攻破前夕逃去了威城,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没几年光景,又要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家里的老头子已经七十二了,在如今的盘龙荒原上是少见的高寿。听闻拔陵军又至,刘老头这回坚决不走了,死死抱柱,要与城同亡。刘三酒夫妻死拖硬拽,却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只得挥泪别父,带着儿女往东撤退。 刘三酒说到这里,眼眶都是红的,脸上不知是泪还是雨。他很清楚,刘老头知道自己走不快,不愿拖累儿子一家逃命。 这样生离死别的悲剧,在如今的逃难队伍里只是寻常,随便扯一户出来,都有满腹的辛酸苦水。 这时刘三酒的儿子也走累了,喊着要父亲抱。 他才十岁,顶着雨在平原上走了几个时辰已经透支。 刘三酒手里已经抱着女儿,小毛驴也被行李压弯了腰,孩子再上去怕不是要压垮毛驴。 贺灵川于心不忍:“我帮你……”他本要帮人抱孩子,不过转念一想,把毛驴背上的一大包行李提在手上,“……提这些,你把孩子放上去。” 太热情就像人贩了。这种逃难的队伍里,孩子走丢、被拐,都不稀奇。 他提的行李里面只有被褥衣物,体积大、占地方,又不值钱,所以刘三酒立刻向他投来了更加感激的目光。 逃难时还能遇到好人,那真是烧高香、积大德。 时常有人从后面赶来,越过刘三酒一家往前奔行。逃兵祸其实和躲老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