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从天行九歌打到秦时明月_第21章 庙堂之上,入仕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庙堂之上,入仕风波 (第2/4页)

敏感,众人都不希望将此事扩大追溯,最终也只是不了了之。

    最终结果依旧按照嬴政之前的方式处理,只不过十万平阳重甲兵的主将换成了蒙恬而已。

    对此,其他人虽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反对,毕竟蒙恬乃蒙武的儿子,谁敢不给面子。

    而这第二件大事就是河渠的问题

    因为这条河渠修的太久了。

    这九年每年调集了二十万的民夫去修河渠,耗费的物力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而耗费了秦国这么多财力物力的河渠如今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许多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毕竟秋收即将结束,新的一轮徭役即将开始征兆。

    若是有这二十万徭役,则许多的事情都会轻松很多,因此建议取消河渠的声音越来越大,其中的代表则是内使王绾,还有长史纲成君蔡泽。

    而反对的人自然也有。

    由于这条河渠修成后,受益最大的是关中平原上面的赢氏族人,因此以宗正赢贲为首的赢氏贵族自然是支持河渠继续修下去。

    同时昌平君一脉的楚系势力自秦昭襄王起,就与赢氏族人一样,在关中平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们也一力支持修建这条河渠。

    在一番争论后,最终这条河渠依旧是保留了下来,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则是吕不韦。

    他的支持起了极大的作用。

    虽然纲成君蔡泽与吕不韦私交甚好,但纲成君从不会去附和吕不韦,一般就事论事。

    虽然纲成君也明白这条河渠如果修成,好处自然是巨大的,但依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条河渠修成之日根本是遥遥无期,秦国反而可能被这条河渠拖垮国力,因此纲成君是极力反对的。

    为此,纲成君悄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