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221 章 第 221 章 (第6/6页)
”之类的台词讲得滚瓜烂熟,连朱祐樘都把河西走廊的种种问题倒背如流了。 甚至还联想到这几年西北的大旱。 ……所以很可能真的是“纯属真实,毫无虚构”。 朱祐樘好奇地问:“你小先生有没有跟你讲,没客商肯走了怎么办?” 朱厚照一下子被问住了。 他就是个三岁小孩,记住的全是好玩的事,至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内容他都是听听就算了。 朱厚照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跟朱祐樘夸道:“我们太/祖皇帝,棒!开中法,特别棒!” 朱祐樘微讶。 没想到朱厚照连开中法都记住了。 开中法确实是他们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年间门敲定下来的国策没错。 既然提到了开中法,朱厚照一下子又想起文哥儿给他讲的“用不久啦”,马上拉着他爹的手说道:“不赐,谁都不赐!” 朱祐樘看着儿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有些纳闷话题怎么从“开中法”变成“不赐”了。他疑惑地问:“不赐什么?” “不赐盐引!”朱厚照掷地有声地回答,“谁都不赐!父皇,谁都不赐!” 朱祐樘听朱厚照连盐引都说出来了,更觉他们的小神童果然神异非常,连开中法都能给一个三岁小娃娃讲清楚。 这要是没弄明白,哪里知道这里头还有盐引的事? 他给他们皇儿挑的这个小先生,确实没有选错啊! 朱祐樘随口答应下来:“好,不赐,谁都不赐。” 朱厚照顿时得意起来。 现在父皇都说了谁都不赐,他小先生可不能在质疑他只是嘴上讲讲了! 他,朱三岁,说到做到! 他超棒的! 。春溪笛晓的戏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