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65 章 第 265 章 (第1/6页)
文哥儿自己也是外行,在经厂里面转悠了一圈,现场观摩完一本明朝线装书的诞生过程,只觉获益良多。正好有别的书开版再印,文哥儿还兴头十足地跟朱厚照一起体验刷印匠的活儿。简单来说就是把纸放到雕好的印板上,用毛刷刷刷扫扫。瞧着那油墨随着一次次的刷扫一行接一行地浮现在纸上,着实别有一番趣味。朱厚照也觉得很惊奇,自己要写这么多字得写老半天,这刻到印板上就只需要这么轻轻刷几下就好!文哥儿玩够了,便就着现成的教具给朱厚照介绍起印刷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大家可谓是一书难求,想看书全得靠手抄,且不说字多点的书抄起来有多慢,就说别人愿不愿意让你抄都是个问题。现在大家仍沿用的雕版印刷术,最开始是唐朝人琢磨出来的。唐代最流行的两样印刷品是历书和佛经。佛经自不必说,唐朝一度信奉佛教,佛经大抵是家家户户都喜爱畅销书。历书就更重要了,历书上面一般写有一年四季的节侯,百姓可以依照它来把握农时,甚至还可以用来择吉避凶,每到年头谁不想弄一本回家?只是这东西通常只有达官贵人能获赐,普通人想要怎么办?民间商贾看到了商机,捋起袖子就是印!有些坏了良心的商贾因为拿不到朝廷推算的正版“太史历”,索性闭起眼就是一通瞎编。巧的是,他的同行往往也是瞎编的!有时候把两本不同的历书一比对,好家伙,这边说今儿三十、那边说今儿初一,这边说是吉日、那边说是凶日!你说小老百姓该信谁?这可不是笑话,唐人笔记之中就有瞎编历书被逮去见官的记载。由此可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