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25 章 第 225 章 (第5/6页)
沈母也年近九十,身体仍非常康健,是以沈周始终信守誓言不离故土。 这可真是践行了好几十年的“父母在,不远游”! 文哥儿也不失望,反正他可以去苏州,到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下七十好几的沈周,还有沈周家中八十好几的母亲。这么长寿的老人家,可得好好跟她讨教一下长寿秘诀! 文哥儿和吴宽讨论完杨一清敲定下来的敦煌之行,正要溜达回去读书,又被吴宽给喊住了。 吴宽道:“差点给忘了,我这里也有封你的信,你拿去瞅瞅。”他掏出封信递给了文哥儿。 文哥儿打开一看,竟是唐寅他们写来的节前问候:马上就要过年了,《饮食诗话》写好了吗?说好王六岁要出的书,现在怕不是要变成王七岁的书了吧? 文哥儿:“…………” 可恶,这催更来得猝不及防啊! 算算日子,就算他现在赶稿子,也赶不及署名为王六岁了。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也很无奈啊! 谁能想到他会半路被逮去给太子上课? 现在好不容易放寒假,他玩都还没玩够,哪里有心思写什么《饮食诗话》! 只怪当时一时嘴快,信誓旦旦说什么今年一定写出来,还热情地邀请人家帮忙题序作画。 文哥儿只能一脸郁闷地回庶常馆提笔给唐寅他们写回信,说自己实在没有灵感,明年一定写出来。接着他给唐寅等人介绍了一下“杨一清带你出关游敦煌”的宏伟计划,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参与。 不过唐寅他们都还是在校生,怕是没什么机会去的,文哥儿也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