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第 162 章 第 162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62 章 第 162 章 (第3/7页)

因为“庶人”终日忙于生计、奔波劳累,根本没什么机会学习且没什么机会使用各种礼仪,不能在礼仪方而对他们求全责备。

    现在民间百姓还算能吃饱饭,大多数地方的百姓都不至于再冻死饿死,教化便该提上日程了。

    不仅得提供礼生培训教程,最好能顺道给他们扫扫盲,叫他们认一些常用字。

    别的不说,好歹给孙辈起名的时候不会再起大郎二郎大牛二牛之类的可以选。

    现在这重名率实在太高了,地方官喊一声“张大郎”十几个人站出来,多不方便管理对不!

    就说有个进贡御笔的笔匠按照惯例在笔上刻了自己的名字,朱祐樘见了自己笔上的“施阿牛”三个字很是嫌弃,觉得这名字太粗鄙了,于是亲自为他给他赐名为施文用。

    可见名字起得太俗滥,连皇帝都会嫌弃!

    所以说,光靠给小孩子提供义务教育远不足以移风易俗,该给这些大人们也扫扫盲,毕竟人小孩子又不能给自己起名字!

    应该把老一辈也抓起来让他们读书!

    老人家要是有机会能多学几个字,多了解些礼仪,估摸着就不至于把儿孙往坏里教了,好歹有别的学问可以向儿孙显摆了不是?

    自古以来都有不少由隔辈带大的孙子孙女莫名其妙叫长歪了。

    一来是因为他们不懂怎么教养孩子,只一味地娇惯,可不就容易把他们惯坏了?

    二来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没什么见识,很多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眼界也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

    换成学校老师目不识丁、不知礼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