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第 197 章 第 197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7 章 第 197 章 (第4/6页)

    接着轮到王恕开始出神了。

    刘健非常满意这个效果,拿起文哥儿最后一张答卷看了起来。

    上面就是文哥儿写的《神童诗》了。

    这类应试诗大多是些歌功颂德之语,平时主要看看文法如何、字迹如何,配不配得上被选入翰林院。

    像靳贵他们写起来就很得心应手,神童典故轻轻松松往里塞,最后还要吹一把当朝吏治清明,所以咱的神童也很牛逼。

    这些诗不能说写得很差,但读来也只能说真正的好诗很难出现在这类场合。

    文哥儿这诗文辞上算不得多高明,但胜在朗朗上口,这一点是遵循汪洙《神童诗》的风格,属于连小孩子多读几遍都能背下来的那种。

    更重要的是,他这诗里描写的几个行业都带有他平时观察到的细节,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淳朴而美好的期望在诗中反复交汇和碰撞。

    哪怕是读给相关从业者听,对方兴许也会由衷觉得“真要是这样就好了”。

    至于必须要走流程的歌功颂德,这诗里应当也算有的吧?

    毕竟整首诗都在表达希望大明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来着。

    仔细一琢磨,这诗竟还是和前面的策论相呼应的,地方官员想要“补短板”可不就要关注各行各业的发展、想想怎么能让百姓丰衣足食,别只顾着关心能培养出几个读书人吗?

    当然,读书人还是要培养的,只是不能一味只盯着这一块罢了!

    刘健是越读越觉得有滋味。

    他本身就不是追求华美辞藻的人,文哥儿这样的写法正对他的胃口。

    刘健反复把文哥儿的诗读了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