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4 章 第 234 章 (第4/6页)
(不少挂着闲职的勋贵外戚更是直接不去),李东阳或多或少也能理解文哥儿不想上班的心情。紫禁城的门虽然不容易进,他们这些一个月进个十遍八遍的人却是不那么稀罕了。李东阳揉揉文哥儿的小脑壳,说道:“好好想想接下来要教什么吧。”想到最近哈密卫的事,他又有点头疼起来,叮嘱文哥儿别再讲敏感地区的事儿。要是下次他写个什么滇南往事,结果滇南那边也马上出事,那问题可就大了。谁都得骂他一句乌鸦嘴。文哥儿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晓得了,嘴里还一本正经地说道:“那我再讲个出自诗经的成语故事好了。”李东阳想到文哥儿把一首《绵》讲了一旬,一时不知该不该劝阻好。丘阁老他们知道你一天到晚摸鱼划水吗?想想太子才三四岁,也不急着讲什么正经内容,李东阳便也没多说什么,由着文哥儿去准备课程。文哥儿费了老半天功夫把讲章理了出来,由李东阳揣去内阁。李东阳接过瞅了瞅,感觉大抵是没什么问题的,这内容有《诗经》,也有《尚书》,还带着点《春秋》,可以说是五经里头占了三经,要是能讲得让太子听得进去,确实是不错的课程。就算实在听不进去也没什么,才三四岁大的娃儿,真指望他天资卓绝听啥会啥吗?不过是让文哥儿进宫去陪着太子玩耍罢了。李东阳觉得内容没什么问题,便帮文哥儿把讲章捎到内阁去了。内阁那边传看一轮,又递到朱祐樘手上。朱祐樘打开一看,讲的是“惴惴不安”。这词儿怎么瞅着让人不太放心?不过看内容倒是还挺正常,基本都出自四书五经,属于皇帝和文官们的必读书目。想到泪汪汪跟自己讨的儿子,朱祐樘大笔一挥,直接批准了文哥儿这次要讲的内容。可以说是走流程走得十分顺利了。文哥儿本来还打算第二天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