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2/4页)
圣地,不得如此无礼,方才稍稍收敛,然人却日渐增多,甚是混乱。 乡民见机不可失,便负了些蒸作从食山货至寺前帐外兜售。寺外几十顶皮帐布帐,竹篷草寮,形制各异。来人亦是南腔北调,衣冠各各不同。但放眼望去,武夫好汉走卒商贩,短衣缠腿麻鞋、亦有赤足。间或有蕃人,一般扮作中原人,只那样貌却不似,言语不得通。问那和尚,和尚道这寺外大约辽人、夏人、吐蕃人,都在其中,如今边事吃紧,故扮作汉人装束。却不知为何而来。 其中亦有女客。奇者便是这些女客,非尼姑即道姑。乡民见得那行尼姑,乃是清明前一日,清早便到寺前拜问寺内长老,不知打探何事,亦不在寺门外行帐,却不知在何处安下。那行尼姑,为首一个老尼姑,眉眼中颇带煞气,直不似出家人。身后几个俏生生小尼姑。那日几个武人见小尼姑生得俊,上前调笑,却教打翻在地,一个汉子吃峨嵋刺戳瞎了右眼,一个折了左腿,自此见了尼姑,众人皆不敢造次。 这道姑却只得一个。清明前一日,一行道人径打马至寺门口,为首一个老道,身后随几个男弟子,尚不见道姑。一般探问了不知何事,此后打马便走。次早那队道人重回寺门,却是多了一个女弟子。那道姑生得甚是俊俏,比昨日小尼姑更是俏上数倍有余,却不见人上前调弄。 昨日尼姑那般姿色,须得瞎一只右眼,折一条左腿,今日这道姑,怕是要搭上小命。 一行道士先到寺门外,自拣了阴凉处歇息。尼姑随后便至,几个小尼姑往道士处张望几眼,道士处亦是往尼姑处张望几眼,剑拔弩张。老尼姑自带了小尼姑至他处歇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