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_分卷阅读1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一切正常,目前来看,我们成功了。”李敖面上没有笑容,但语气里带有毫不掩饰的兴奋。

    “如此便好。”黎清微笑道。

    柳二爷也带着工具来到河边,他不愧是木匠行业的老手,一眼就看出了一些细节上出现的问题。若是解决了,大纺车上的锭子数量还可增加十个。

    于是两人停止了纺车的运转,低头进行填补。

    村民们都惊呆了,看样子这大纺车是成功了,这可是天底下头一份儿。难以想像今后的日子是有多么美好。

    两日后,大纺车改造完成。黎清让李敖在上面搭建了一个遮雨篷大纺车在两人的研究下,由二十四个锭,增加到三十二个,其纺纱的速度是普通一锭纺车的三十二倍。只是因为水利驱动的限制,这东西只能在水边建造,由此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但是也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十里塘村是以蚕丝为主,蚕丝是一种长的纤维,完全适用于这样的大纺车。

    至于像棉花这样的短纤维只能用三锭式脚踏纺车。

    那日村民们见识到了这样的大纺车之后,决定加大今年的蚕虫养殖,以往总是要受到生产工具的限制,今后纺纱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不愁蚕丝不成布了。

    但是市场往往物以稀为贵,黎清心里清楚的很,往后这布料必定不会再高价了。不过像绸缎这种有钱有身份的人享用的布料,市场并不会缩小。

    是时候去研究一下织布机了。黎清家的织布机只能织素布,不代表别家没有能够提花的。黎清身上的衣裳上面的茉莉花是姜氏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