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6 (第1/4页)
所用的文字,甚至往上追溯几千上万年,都没有任何一部文献上出现过这种符号。它完全就是陌生的,让所有看客都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布帛上的内容说的是什么,也更加难以衡量这块布帛的价值。 其实,对于这种无法确定价值、来源、内容的古物,元国的修炼者将它们统称为“上古之物”。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描绘着神秘而玄妙信息的物件,只有可能是遥远的上古时期才会有的。在那个年代,修炼者可通天达地,手段无穷,是每一个修炼者都都向往的时代。因此对于这些上古之物,大家的印象也相当好。 但那也不过是以前而已。 会场之中,绝大部分的人认出那布帛是上古之物后,脸色就变了。 很多人是不屑一顾的。 上古时的风光已不可考。但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知道修炼者一般在记录比较珍贵的文献时,不是用的玉简就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纸张记录的。所以,这一块眼瞧着就是用最普通的棉布制成的布帛,实在看起来不怎么样。 至于有没有可能是哪一位上古前辈的恶趣味? 已经有太多抱着捡漏心理的修炼者替后人做了先锋兵。 在栖霞镇的那场灾难发生之前,你根本无需特意去打听,只要在栖霞镇里住上一阵子,就能从酒馆茶楼听到数个关于捡漏不成反倾家荡产的故事。更有心性jianian猾者,甚至特意伪造一些“上古之物”,凭借口舌之利谋夺钱财。 世家之中,这种事情更是不会少。 可以打包票说,在场的所有世家的仓库里,绝对至少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