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 (第4/4页)
赞道:"李将军果然用兵有道。" "郑将军过奖了。"瑗准谦道。 "但末将不明,李将军借兵,乃是为了解朝丽之困,攻契丹虽可说是围魏救赵之计,可并未困住契丹主力,朝丽还是有被攻之险?再则既攻下镜城,为何不一鼓作气,直捣契丹呢?"郑远是直肠子,之前对瑗准轻视之心既然收起,此番询问倒是出自真心。 "此时若要说明需的从头说起……"瑗准言道。 之前瑗准交托于承函的书信已然定下围魏救赵之计,故与书于父,如是相告。后听闻赫致欲早攻,便料到是计,瑗准识破之。但瑗准与赫致交锋多时,知其多疑,是故有意显出已识破之相,如此,以赫致多疑之性格,反而会以为瑗准已然中计。再则瑗准派人佯攻以遂赫致之意。赫致也并非蠢人,为使瑗准坚信自己早攻,故派人作早攻之备,果然便有人传讯与瑗准。只是赫致棋差一着,瑗准处处料敌机先。知道自己部下可来传讯乃是赫致放行,便借此机会,再次传讯会去,让父亲做好抵御赫致佯作的那轮强攻的准备。此乃战时用间之妙也。 与此同时自己这边已然将这围魏救赵之计由实变虚,却半虚半实。所谓实,便是指以华夏军队与契丹正面交锋从而牵制住契丹主力,如此虽然救得朝丽,于华夏军队损失必大,且终无所获;所谓虚,即是指变"围魏"围"攻魏",当真是趁契丹攻朝丽之时,攻下契丹的镜城,如是华夏军几无多伤,且得一城,也可算是朝丽借兵之筹。上述为实变虚者,另一半不变之实乃是"救赵",即解朝丽之困。"围魏"者可救朝丽自不必多说,"攻魏"者救朝丽则关键在时机之把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