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维民所止 (第1/6页)
直到中午,方运都没有下笔。 此次诗词的题材要求很普通,除了几乎必考的“边塞类”,还有“乡景”“勤学”和“送别”共四类,同时规定了六韵。 吃过午饭,方运才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最后终于决定写一首乡景类,并以包刀为韵,写下《忆乡》。 “河边伴青草……” 写完《忆乡》,方运把诗词放好,在厚厚的试卷中一张一张翻,五页之后,拿出经义题目。 方运仔细一看“维民所止”四字,脸上浮现一抹笑意,然后心中思索。 这“维民所止”若是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出自《诗经?玄鸟》,整句为“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是说商朝国土辽阔,人民安居乐业。 这四个字让方运想起华夏古国的典故。 满清之时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为维护皇权,大兴文字狱,凡是稍加影射满清,就抄家问斩,共有近两百起大案,仅乾隆年间就发生了一百三十起。这些文字狱中,真有反心之人不足一成,九成乃是冤案。 雍正年间,举人汪景祺曾撰文称年号带“正”的皇帝都不得善终,诅咒雍正和康熙,又与年羹尧勾结,结果被处死。 汪景祺若因反清而恨康熙雍正,乃是堂堂正正的义士,但汪景祺纯粹是泄私愤,哪怕在开明的后世也属于诽谤。但之后的“维民所止案”则是冤案。 汪景祺死后数年,江西学政查嗣庭出的经义试题中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