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钟离大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钟离大战 (第1/9页)

    第三章、钟离大战

    南梁声势浩大、做足功课的北伐,居然眨眼间攻守易势,转为北魏的南征,成了南朝历次北伐中最大的笑话。

    梁武帝得知战报,也顾不得北伐不北伐了,急令昌义之坚守住钟离城。守住钟离城,才能守住江淮;守住江淮,才能防止北魏大军饮马长江。

    北魏中山王元英和杨大眼两部合兵,足有十几万人,而钟离城的守军,不足3000人。更要命的是,一个人听说梁军大败,也赶紧率军来包钟离城的饺子。

    北魏方面本来是增派大将邢峦合围钟离,邢峦分析形势后,两上章表,恳请罢军撤围。

    邢峦的理由算是比较充分:南朝军队虽不擅长野战,但守城能力却不容小觑。北魏之前就曾进攻过刘宋与萧齐,皆因对方城守坚固才无功而返。本次义阳之战也是,攻城战打的艰苦卓绝。在梁人坚固的城墙之下,魏国的将士难免要成为炮灰;而且钟离城池位于江淮之外,运粮十分不便,需要速战速决才行。

    元恪更相信元英和杨大眼的判断,既然你战意不强,我就派个战意强的去吧。

    还有谁,能比与南梁有灭国灭族之仇的萧宝夤战意更强?

    宣武帝元恪召回邢峦,代之以萧宝寅,此时他的身份是北魏的镇东将军。

    萧衍,我要直捣建康,替南齐报仇,替皇兄报仇!

    钟离城因北临淮水,不利进攻,魏军便在位于淮水中的邵阳洲两岸搭起了连接淮水南北两岸的跨河长桥。元英驻军南岸,负责攻城。杨大眼据北岸,负责粮运补给。萧宝夤则确保桥梁本身的畅通与安全。三人分工明确,想把小小的孤城一口吞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