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归行_分卷阅读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1/4页)

    皇上同意彻查爹爹旧案,并道出几个官员名字,有意让高翔从中择选,主审此案。

    然,高翔力荐谏议大夫孙匡,丝毫不退让半步。

    两方僵持之下,最后皇上松了口,同意让孙匡主审此案。

    而赵无禄本非规矩之人,太子党派经营多年,其中物资耗费巨大。建彰不过得了太子名头,又无俸禄,而赵无禄的年俸二千石也不足以支撑这庞大的开支。且党羽日渐昌盛,耗费一年比一年更巨,赵无禄便在手中过往钱财上动起了手脚。。

    起先每次拨用公款也就贪个几百两银子,屡屡得手之后,更加肆意猖獗,动不动就克扣一半的公款,拓建宗庙偷工减料,赈灾粮饷减半发放。且自上而下,一众官员,利益勾结,层层剥削。最后,拓建宗庙的木料以次充好,赈灾粮饷市黍一釜,稀如清水。

    再之后,仍沧海难填,就打起了国库的主意。国库钥匙由三公中的两位所持,因太尉马德庸是为皇后胞弟,皇上为防外戚干政,将钥匙交由爹爹与赵无禄分管。

    为培植党羽,赵无碌拉拢爹爹不成,便起了杀心,欲除之而后快,顺势将国库钥匙居为己手。

    开平七年,丞相府伙房里草垛后头的一箱银两,正是赵无碌暗中派人悄悄放进去的。而那“赈灾钦用,开平六年制”的确不假,这箱银两也确是赈灾所用。

    只是,这箱赈灾银两是去岁临淮水患时,赵无碌经手克扣下来的,故而也是“赈灾钦用,开平六年制”,当属同一批次,年份相同。

    去岁临淮水患并不严重,赵无碌等人在皇上面前夸大其词,好假赈灾之名,搜刮敛财。赈灾完毕后,又交还了国库几箱多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