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 (第1/4页)
的急。可想而知,姑臧情势危急。 此番定不像之前那样,高翔暗中派人故意卸下城防引匈奴来犯。其理有三: 一者,征服西戎一役,我军元气大伤,非一年不可复原。距今不过半载,高翔定不会无视那三十万边关将士的性命。 二者,建彰被人害死,皇上派他与孙匡暗查,如今尚未头绪,岂会甘心离开京都。 三者,建斌心怀叵测,高翔虽不持立场。然朝中波涛汹涌,我都能看出几分,高翔自不在话下。唯今之计,朝中最需要以他这样威震四方的人物来稳固大局。 而高翔离京,最得利的人便是太子建斌,他离开之后,朝中再无人与之抗衡,其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同时进一步巩固势力,壮大羽翼。 若不是姑臧险情,皇上必不会在此时派高翔亲赴姑臧。可自从“翔云盖日”之后,朝中再也挑不出可以与之匹敌的人选来。 若是派建斌亲征,姑臧三十万大军掌于他手中,他日挥剑京师,必遭来大劫。从皇上一贯打压建斌的态势来看,显是在处处提防于他。 回想适才在含丙殿的一幕,起先太子一直与我闲话家常,现下看来有拖延之嫌。而向我表面心迹,从当时神情来看,应是垂涎我许久。可偏偏早不说,晚不说,在这当口与我倾诉,以他的深沉,必有深意,且还不惜与高翔决裂。 忽然,我好似有些想明白了。 太子建斌兴是比皇上先一步掌握匈奴来犯的消息,知晓皇上必会遣高翔领命镇压,军情又十万火急,料定高翔不敢抗旨不尊,便故意将我困在含丙殿中,却不曾料到高翔竟置皇命于不顾,只身闯进含丙殿来寻我。 可我分明是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