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第2/3页)
度下降,或是结冰,或是直接断流,大军可以随意通行。 面对这种情况,南唐几乎每年都会发兵戍守,自霍丘以上,达光州境内,一路皆派遣驻兵,称之为把浅,字面意思就是把守浅涸河道,以防备敌人渡河袭击。 这本是妥当之举,可偏偏寿州来了一个凤雏先生寿州监军吴廷绍。 他个人觉得边境安全,大周不会在天寒地冻时选择出兵,派兵把浅空耗粮饷,劳民伤财。 然后南唐皇帝李璟居然同意了。 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苦劝无果。 罗幼度当初向郭荣提议十一月下旬出兵,目的也就是选择在淮河水位下降后南下。 大周、南唐一直都不对付,淮河原有的桥梁早就掘毁了。 周兵想要南下,唯有渡河一途。 相比乘着舟船抢滩登陆,这踩在冰上或者浅滩强攻对岸防线,显然更加占据优势。 郭荣同意此次出兵,也是有此打算。 结果这计划赶上了人家的变化,李谷见对方居然没有把浅驻守,第一时间就派兵轻装奔袭淮南,不费一兵一卒的就渡过了淮河,在淮河以南建设军事要地。 面对这种局面,郭荣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先生神算!” 罗幼度憋了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来:“全靠对方赏脸配合。” 这渡过了淮河,自然要在淮河上搭建运输粮草的浮桥。 罗幼度的任务是下发指令,调拨徐地百姓修建浮桥。 这任务看似简单,事实上还是挺复杂的。 离前线最近的是颍州、宿州两地,两州治下三十余县,要根据他们户籍人口合理的安排劳役。 若数量多了,会造成州县百姓的生活压力,数量少了又会拖延进程。 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