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两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 (第3/4页)

运兵可以不运漕粮至京师。

    为何运兵不愿输送漕粮至京师,这即是明清两朝都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漕弊。

    漕弊原因非常很多,路途各种艰难险阻,官员与地方勾结沿路各种敲骨吸髓,若是展开来说,可以写好几篇论文的。

    原本明初时,朝廷是雇百姓用民船运漕粮至京师的,可几千里运河上,都是无数百姓的血泪啊。于是朝廷不忍心,改了个办法,让老百姓就近把漕粮运至沿河的水次仓中,再由十几万漕运军将水次仓里的漕粮,运往京师。

    于是百姓不用流血流泪,改成运军流血流泪了。

    船老大听见漂损二字就知道完了,这是要被人拿来当替罪羊了,这些运兵不是要讹他银子,而是要拿他见官顶罪。

    军汉见了还对客舱里的人道:“诸位都目睹此事,随我一并去见官作个见证吧!”

    众船客一片哗然。军汉喝道:“有什么好呱噪的,若是不从,一律以从犯论罪。”

    “老爷,怎么办?要不要亮出你的身份?”展明问道。

    林延潮道:“不着急,要是见官,我断不会有事,但若是在这里亮出我身份,我怕这些官兵会狗急跳墙。”

    陈济川点点头道:“老爷说得在理,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当下船老大,众船客被运兵们看管着,就近在吴江县上岸。

    吴江县隶属于南直隶苏州府治下,也是因运河而起的城镇,船一到码头,无数小商贩就用竹杠将装着食物,货物的篮子高高挑起,凑到船边叫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