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六章 乡试(中) (第2/6页)
天足够让知道考题的考生,找到一些才学老练之人来为他们答题。 这些人有可能是以前的举人,甚至是进士和赋闲在家的翰林,只要有足够的银子。想请怎样的人给他们答题都成。 沈溪想起苏通在八月初七来见他,见到他没做题时,显得非常失望的表情。他料想以苏通的出手阔绰以及交游广阔,有很大的可能会找人为他做题。怎么说苏通也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他不敢自负能在本届乡试中名列前茅。沈溪看过苏通的三篇文章,只能说是上乘,但想因此而中举还是显得有些困难。 以苏通的财力,能提前获悉题目,就不会吝啬银钱去找人给他答题,就算苏通最后没有用别人的成文交卷,也会对他考试时的文章形成一定的参考。 如此一来,沈溪在乡试中所要面对的对手,就远不止这五千多名同场考生,尚有许多长久涉猎八股文的经文大家。 想在这种情况下录取。其难度可想而知。 沈溪虽然提前知道了考题,但于此时,其实没有太多帮助,只能背水一战。 到了这个时候,沈溪终于明白为何这届福建乡试贿考事件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实在是这届考试的水太浑了。 掌管福建沿海军事的方贯,能在省城培植恶势力为非作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人同样以权谋私,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想让山高皇帝远的福建之地官员清正廉明。有些不太现实。 尽管沈溪心里非常难受,但此时的他只能先收摄心神先答四道五经题,反正五经题的好坏不会影响到最后的录取,但五经题又不能不答。在思维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