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2/4页)
当然没有放弃他们。 最开始他们经常派人下来发钱。后来他们发现,发的钱总是被男人们拿去买酒喝,喝完还打女人和孩子——于是又改成发物,结果也是一样,男人们一样拿去换成了酒。屡战屡败之后,政府也绝不放弃——他们派来不少大学生来支教。这代已经没救了,他们要从下一代抓起。 陈山家里孩子众多,他是老大,8岁时家里已经有了好几个弟弟meimei。所以哪怕学费全免,父亲也并不愿意让他去读书——读书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带孩子,干点农活。再大点就找人带出去做童工,他也可以享福了。 上门劝说的工作人员说破了嘴皮,父亲也没有应声。最后有个女人实在是受不了了,说,“孩子在家能挣多少钱?他去读书学校还给他发钱——” 父亲来了兴趣,“发多少?” “一个月一百——是给他的生活费。” “中!”父亲一拍大腿,指了指陈山,“小兔崽子你明天就去学校——把钱拿回来给我。” 女人忍无可忍,“上满一个月发一个月!” 陈山最终还是去了学校。 学校偶尔发的钱也被父亲拿去了。家里也没吃的,他天天饿肚子。还好来支教的大学生总是有恻隐之心,会给他一些吃的。学校还会发一顿午餐,他才不至于饿死。 陈山八岁才终于启蒙,可是却展露了异常的数学天赋——大约是这整个赤贫地区的所有智商都聚集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虽然总换老师,他成绩还是一路不错,又加上赤贫地区的倾斜政策,他又算是贫困地区教育界唯一的独苗,也是当地政府扶贫的最大政绩——所以虽然他中考成绩差了一些,可加上数学竞赛成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