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 (第3/4页)
艳抹又如何?" 顺治不解:"仙姑以为这画是赝品么?我细细端详了半日,这纸、这墨、这印识落款,明明都是唐伯虎的风骨,不知哪里露出马脚,让仙姑断定是伪作?" 长平笑道:"皇上的眼光不错,这的确不是伪作,而是唐寅的真迹墨宝。真迹有限而人的贪念无限,有些人为了发财,往往会伪造名画卖真画的价钱。而揭画,就是造伪手艺中最高的一种,就是把画宣上面薄薄的一层用针挑开,揭出比蚕丝更薄的一层画皮出来,然后重新托墨装裱,便成了另一张名画。因此这张虽然的确是唐寅手笔,却只能算作半幅真迹。" 顺治吃惊道:"宣纸本身已经那么薄了,居然还可以再揭作两层吗?那这门学问的确很高明了。" 长平笑道:"这算什么?最厉害的揭画师傅,可以把一张画揭出三四层来呢。为了发财,古董商造伪的高明学问多得是。不过,再名贵的画,如果被揭过了,也就不值钱了,因为真品只能有一样,如果真品同时出现了三四件,那就同赝品无异了。只不过,揭画作伪的赝品比那些临摩作伪的还是要值一些钱,因为毕竟沾了真品的边儿,而且也最不容易判断。" 顺治点头道:"这位大臣想要给摄政王献名画做贡礼,却又舍不得,于是献画之前先揭过一层留存,也真是够有心计的。可见此人做事处处留有余地,首鼠两端,不是尽忠尽孝之人,难怪皇太后说不可再信任重用。没想到,从一幅贡画上也可以看出一个大臣的官品来。" 长平道:"德行一词,原有道理可循,藏迹显形于谈笑怒骂举手投足间,吃穿用度举止言谈无一不可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