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8 (第2/4页)
判词把“凭证收粮”的疏忽之处全给指了出来,岂不是给保守派的人送上了攻击新政的由头? 何况,程岩又是革新派主力关阁老的学生,让学生打老师的脸,岂不快哉? 历朝历代,变革一开始总是充满了理想化,可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却往往会发生一定偏差,导致结果也偏离预想,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 前生的“凭证收粮”就是如此,制定政策的人是为了国家与百姓,可在实践中却伤害了百姓的利益,以至于闹出了民乱。 当时保守派便借此疯狂攻击新政,若非改革派势大又有决心,怕是要赔上好几人的前程来平息此事。 在这件事上,程岩和关庭并没有落井下石,他们都认为政策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不够周全。师生二人虽然“叛变”了,但私下里还是为新政cao碎了心,于是你一条我一条地补充,竟将这项政策慢慢完善。 没多久,革新派关于新政的修订也出来了,竟与他们师生二人所想一致。 如今赵大河歪打正着,提前爆出了“凭证收粮”的隐患,程岩就想借此机会早点儿补上政策的漏洞,以免日后酿成大祸。 其实作为县令,程岩是有权利通过奏疏直接向朝廷汇报和请示的,但奏疏原则上要逐级申诉,除非事从紧急或者情势逼人,少有人会越级上报。 就在此时,关庭却忽然出列,“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真帝黑着脸,半晌才道:“呈上来。” 总管太监李胜从关庭手中接过奏折,转呈真帝,真帝并未直接翻开,而是问道:“关爱卿,你历来主张变法,今日之事,有何见解?” 关庭恭敬道:“回陛下,纵观各朝变法,新政之初总是万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