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_第九百一十七章时间轴(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七章时间轴(三) (第2/5页)

事后证明陈灏是正确的,攘外必先安内。一场大清洗持续了一年多。与此同时,大明的完善的动员体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陈灏一面要求前线维持现有战局,一面组建新的机械化部队。强大的工业体系,进入战争体制半年后。大明再一次迸发出全球震撼的战争潜力。

    海军方面,同时放下龙骨的航母就是十六艘,坦克年产量达到四万辆,飞机年产量六万架。陈燮的后人们在这次大战中再次成为大明帝国联盟的中流砥柱。大明军工的产量,一半以上都来自各地的陈氏后人旗下的产业。

    号称大明第一家族的陈氏。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不但作为军工生产的主力,在战场上,有名有姓战死的后人,多达五百三十八人。令陈燮欣慰的是,这些后人在战场上的英勇,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陈相怀念。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飞鹰军团司令陈霄,指挥十万飞鹰猛士,在明俄战场发起反击的时候。就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划开了俄德联军最坚固的防线。并且在随后的八年内,飞鹰军团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第一个冲进了莫斯科。而陈霄本人,则因为过度劳累,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病逝在最后的战场上。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间长达整整八年,大明三军总人数在巅峰时期达到了六千万。漫长的世界大战,最终没有赢家。1938年8月,大明帝国率先爆炸了第一颗蘑菇弹。仅仅三天之后,德国、法国、俄罗斯,联合爆炸了蘑菇弹。

    这玩意出现之后,战争就像一只公鸡被掐住了脖子。谁都不知道对手捏着多少蘑菇弹。这玩意你就没法防备,威力太大了,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精确轰炸,一颗就能毁掉一个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