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唐寅最出名的画原来是这个(求推 (第3/5页)
在忙啥,刘掌柜也说不清楚,什么改进基础设施,不就是修了个澡堂子,挖几条水沟么? 张薪领着弟弟们给老太爷请安,张老太爷的病基本好了,现在走路都不用人扶着,也不咳嗽了。每天闲着没事干,就在庄子里闲逛,看看陈燮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变化。现在这里是陈燮的地盘了,老爷子决定去登州城儿子那里住着,张薪就是来顺便接人的。 张薪找到陈燮的时候,这家伙正在学堂的工地上指手画脚的。 “水沟再挖深一点,排水一律要用暗沟!蓄水池小了,再大一倍。”文八斤手里的小本本,记录的叫一个快,碳素笔这东西真好用,就是这名字有点怪啊。 张薪来到工地,很快就看出这个学堂的不一般。首先是大,怎么也得有府学三个大,中其次这建筑也特别的很,一排一排的,三面都是很长的大房子,下面一层已经初见雏形了,正在上面铺大腿粗的柱子,铺上木板就是地板了,这是要盖两层么? 陈燮算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在明朝想搞建筑有多难了,没有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修两层都费劲。更不要说陈燮修的是宽度长度10米,宽度5米的大教室,还是2层的。 在文八斤一通解释后,陈燮差点痛下决心用钢筋水泥来盖房子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事情,真不能太过。最后选择了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一人抱的木料,都是从东江镇走海路运来的。做柱子真是没说的,顶个七八十年都不在话下。 这里是陈燮未来班底的摇篮,自然一切都要做到最好。所以陈燮有点不惜血本的意思。 张薪背着个小褡裢,笑嘻嘻的来到陈燮跟前:“大兄,大兄,您要的东西,我给您弄来了。”陈燮看见张薪也很开心,听到他说的话,更开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