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宠夫郎 第411节 (第5/6页)
到哪儿,待他给黎荞写信,征询黎荞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一说此事要征询黎荞的意见,三柳村的村人甚是积极,其实吧,以三柳村众人的省吃俭用,哪怕这会儿家中有上千两银子的积蓄,那很多人也舍不得捐衣物。 毕竟三柳村富起来的日子太短,从黎荞洗心革面算起,今年也不过第十年。 除了这十年内出生的小娃娃,余下的村人谁没吃过苦? 不少老人更是经历过前朝末年的战乱,节俭两字刻在了他们骨子里,虽是旧衣物,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何必捐给别人? 可现在黎荞陶竹在盛京建了善堂。 黎荞陶竹在为底层百姓募捐,甚至夫夫俩自掏腰包收购棉花。 他们身为黎大人的根,不能丢黎大人的脸,这一次必须捐! 于是村人回家,将从前那些打着补丁或穿了多年洗的发白但一直没舍得扔的旧棉衣翻了出来,就连黎春桃等黎家人,也没捐太好的衣物。 一方面是舍不得。 另一方面,按照他们的思维,这些衣服挺好的,不破不烂,洗的干干净净,还能再穿好几年。他们捐助的对象是缺衣服的穷苦人家,穷苦人家还讲究什么? 若是他们快要冻死时有人给他们捐这样的衣服,那他们肯定感恩戴德。 庄丰收也是这个思路,有衣服穿就行了,不用讲究那么多,因此庄家捐的也是不穿的旧衣物。 三柳村村人的行径,引起附近村子的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