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3/6页)
布不为所动,赵云便继续道:“论及战力,袁绍麾下最精锐的是两支队伍,其一是先登营,先登营人数八百,尽皆持重弩,精准无比,例无虚发。 界桥大战之时,公孙将军率白马义从欲破袁绍,不料袁绍将先登营藏于队列之中,待得白马义从靠近时,队列散开,两千白马义未近敌五十步便已折损过半,最后只有寥寥百骑得以幸免。” 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惨状,赵云忍不住心疼昔日袍泽,沉声道:“因为白马义从折损殆尽,公孙将军失了仰仗是一败再败,令人唏嘘。” 界桥大战的前后,林墨还是比较清楚的,可以说是掀起了公孙瓒走向败亡的开端。 但老岳父和贾诩对此并不太了解,表情凝重,“我只知道公孙瓒在界桥大败,却不知道中间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看来这先登营,不容小觑。” 无论是安丰郡里曹cao那支精锐无比的骑兵,还是自己麾下的一千多并州狼骑,都是其疾如风的存在。 可单论速度,只怕也不会比白马义从还出彩,连他们都难以幸免于难,这不得不说让吕布有几分担心。 毕竟,他跟公孙瓒一样,最大的仰仗就是麾下这支骑兵了。 “第二支呢?”贾诩忍不住问道。 赵云便继续说下去:“第二支是张郃统帅的大戟士,听闻袁绍在兼并了青、并、冀三州后,从二十余万军中挑选出一千精锐,他们不是部曲中的军侯、屯长,就是都尉、司马,悍不畏死,极为骁勇。 尽皆手执大戟和巨盾,身披重甲,动作虽不迅捷,可一旦贴身,人马俱裂。 袁绍组建这支大戟士是为了对付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不过界桥之后,白马义从不复,故而天下人对于大戟士之名听的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