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386节 (第3/5页)
对古玩也很有研究。 就初挽记得的,太爷爷曾经提过,后来清朝灭亡,梁家没落,太爷爷还曾经收到过梁家的一件汝窑。 据说他的孙子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便变卖了最后的家产前往美国定居,依他孙子对国内古玩以及琉璃厂的了解,这些都不奇怪了。 而这位孙子离开中国时,花旗银行抢劫案还没开始,所以这实在是没法怀疑什么。 当下问道:“他就在hf?” 刀鹤兮:“是,在hf做掌柜,我少年时在店里跟着学,他偶尔也会给我讲一些中国的掌故和琉璃厂昔日见闻。” 初挽越发失望:“所以你知道的许多事,都是他教的。” 刀鹤兮:“大部分是我母亲教的,不过有些是他教的。” 他接着解释道:“那件永乐甜白,我大概知道以前的故事,他给我讲过,所以我看到后很感兴趣,便收了来,至于那件珐琅彩,我确实不知情,在hf查了一圈,最后查到梁书农,确实是他无意中收到的,他也很好奇我怎么会问起这个。” 所以,两件和花旗银行案有关的瓷器,都先后出现在刀鹤兮身边,这一切可能真是巧合。 或者另一个解释是,因为有一个粱书农恰好对解放前琉璃厂熟悉,而琉璃厂流转着的知名瓷器他自然知道,也就感兴趣。 这两件一个曾经在北京上海古玩圈流转多次,一件和大名鼎鼎的宝熙有关,那个粱书农知道并不奇怪。 况且刀鹤兮父母的履历,之前陆守俨找人查过,确确实实查不出什么来。 其实上辈子,她也查过hf,这家可能有些文物洗白方面的灰色区域——当然这也是许多文物公司都可能涉及的,除此之外没别的了。 隔着餐桌,刀鹤兮沉默地看着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